拥有600多张登记证,草铵膦如何实现逆势涨价?
发布日期:2020-12-29 信息来源:农药市场信息 作者:刘新兆

 

       农药行业中,有这样一个化合物:行事往往反其道——百草枯被禁,它却应用更多;价格往往逆势而为——2018、2019年其他原药都涨价的时候它一降再降,2020年原药价格一路下滑时,它又逆势直线上扬……

       它就是近几年风生水起的草铵膦:在国内短短5年时间从不足万吨的销售到2020年预计5万吨制剂,规模突破10亿元。登记超过600个产品,众多大企业对它的原药趋之若鹜,但却又爱又恨、爱恨交织。

       草铵膦何许物也?

       草铵膦是一种广谱触杀型灭生性除草剂,具有杀草谱广、低毒、活性高和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

       在此将通过一个小传,深入认识草铵膦这个乱世枭雄。

       草铵膦虽是出身名门的“80后”,具备多种优秀基因,却属于大器晚成。其成长于21世纪前10年,成熟在21世纪的第2个10年。发展之路一波三折,过程中隐忍如三国时期的“刘备”——做过草甘膦跟班,也曾是个默默的百草枯小弟,甚至一度要看小四“敌草快”的脸色。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谓之“枭雄”就是虽有自身优势,但并不张扬,熬走了老二“百草枯”成功上位;谈笑间轻松灭掉了小四“敌草快”,清除了潜在的威胁。在国内以5万吨的制剂市场量,用逐步扩大的地盘和影响力,让“千秋万代,一统灭生性除草剂江湖”的草甘膦都感受到了阵阵凉意。

       像极了三国时代的刘备——

       草铵膦虽然出身皇家,有能力、无资源,前半生流离失所;草铵膦也是从艾格福到拜耳再到巴斯夫,没有摆脱命运的曲折多变。

       但是凭借坚强的性格,待时机、以成事,年近40旬依然在奋斗打拼;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在全球市场上获得认可,在中国市场更是风声水起。

       “福兮祸之所伏”,草铵膦也需要预防事盛而衰的命运。

       枭雄摆脱不了的命运,刘备不也是在盛极之时,征伐东吴而被火烧连营兵败导致了白帝城托孤吗?

       2020年的草铵膦险些酿成大祸:原药价格跌到10万以内,制剂价格落到冰点。这个化合物在2020年跑出了与农药大盘价格走势相反的曲线——原药价格从3月初之后逆势上涨40%(从12.5万元涨到17.5万元),也让深陷泥潭的草铵膦市场看到了一丝希望。

       为什么说涨价是草铵膦市场的曙光呢?

       大家还记得2019年10月份的草铵膦形势吗?那时原药价格11万元(母药10万元),主流母液制剂价格1.9万元左右,到了12月正是制剂产品淡储收取最关键的时期,原药价格跌到最低——10.2万元,相应的母药价格到了9万元以内,母液制剂价格多少呢?淡储价1.8万元以内。

       彼时,作为产品经理的你估计怎么也算不出来了,这样的产品还能做吗?

       作为销售经理的你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让客户接受高价,要么让公司降低考核任务。

       作为经销商的你会接受高价吗?能说服你的零售店吗?

       作为企业决策者的你,没有利润的产品会去做吗?

       是的,这样的产品不能做了,所以这之后制剂企业不跟了,剩下了原药“四大家”苦苦坚持,形成了一种可怕的平衡。如果没有疫情这只“黑天鹅”还真不知道2020年草铵膦是一个怎样的局面,会亏到什么程度?谁还会去做一个没有利润的产品?

       原药没人做,制剂没人敢做,这个产品不就死去了吗?!

       因此:涨价是曙光,合理的价格是草铵膦生存发展的土壤。

       虽然显而易见的规律——原药价格上涨,制剂价格不变(略涨)才能收割市场收获占有率;原药价格下降,制剂产品价格不变(略降)才能体现品牌价值获得利润。相反,如果原药降价制剂产品跟着降,原药涨价制剂产品跟着涨,如何获得增长?如何提高利润呢?品牌价值何在?

       然而这个规律在2019年、2020年的草铵膦产品上却不成立了。为什么?笔者也说不清,也许是把草铵膦当做了未来50亿美元的超大市场?不在乎眼前的得失。也许是在市场竞争中骑虎难下?失去了理智。

       不过,还好草铵膦涨价了!如果有人问:草铵膦涨价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哪个?

       不能再亏了是一个,供需失衡(供不应求)是一个!

       一年下来,操作草铵膦的企业纷纷离场,剩下的都想对方别撑着了涨价吧,可是又不想自己先涨价让其他企业乘机收割市场。终于大家一起期待的导火线出现在眼前——产量下降,需求不变,供不应求。

       由于草铵膦的生产工艺特殊性,原药价格短时间内不会下降,目前母液3万元是一个正常的价位,后期还可能有上涨的空间,达到2018年的3.4万元也不是不可能。

       笔者在7月份的一篇短文《先抑后扬的2020年,该怎样走下去?》在3月初原药价格上涨之后的近2个月,制剂价格才开始分阶段涨价,母液制剂的价格从2万元到2.2万元,再到2.4万元,现在到了2.6万元,够了吗?算一算就知道了,真正合理的价格应该是在3万元左右。

       草铵膦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价位了,那么下一步怎么走下去?

       笔者根据对企业战略的借鉴,将产品分为“桉树型”和“榕树型”。

       草铵膦作为灭生性除草剂,与草甘膦、百草枯、敌草快相比有着更好的相容性,与多种除草剂都可以进行复配登记;并且有多种不同剂型,不同含量。因此多种推广方向的差异化发展是草铵膦的未来。

       何为“桉树型”?

       大家应该都见过南方种植的桉树,桉树虽然生长速度很快,木材用途广,但桉树的生物学特性一直为专家学者所诟病。桉树的快速生长同时伴随着地方生态环境的恶化,其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当地地下水位下降、土壤保水能力降低,长此以往会导致土地板结甚至土壤沙化。桉树对于土壤中的肥料需求量巨大,凡是种植过桉树的地区,土地肥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乃至枯竭,也因此桉树被人们冠以“霸王树”的恶名。

       它的特点是什么?主干挺拔——为了接收到更多的阳光不断地向上、向上,个人主义——自顾自地吸收养分,分泌排他性信息素,其周边基本上不允许其他植物生长。

       就像一个农药产品没有复配,含量少、剂型单一。

       我们想想百草枯有复配产品吗?没有吧!剂型呢?水剂、膏剂而已!

       再看看敌草快呢?也没有吧!剂型有几种?自己去看看!

       草甘膦呢?1,400多个登记证中,复配虽达到到300个,但是有几个具备市场市场影响力的?剂型方面呢?水剂、可溶粒剂以为还有什么?

       何为“榕树型”?

       榕树,一颗大树演变成整个森林,最终形成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大榕树不仅枝繁叶茂,而且有一个独特的现象——从树干树枝向下垂了许多气根,这些气根一旦接地,就会往土地里扎下去。如果没有人为的干扰,这些气根就会在榕树主干的周围形成新的树干,每一个新的树干都会有自己的根系扎入大地。对于一般常识而言,先有树根后有树干、树枝和树叶是天经地义的,但榕树的这些新的根却是“先有树干后有树根”,从空中往地下长出根来。这些新的根帮助榕树不断从大地吸取营养,而且对庞大的树干起到支撑作用。由于这样的支撑作用,能够帮助拥有庞大树冠的大榕树在强台风的肆虐下,屹立不倒。

       如果将一个农药化合物比作一棵榕树,榕树繁茂的枝叶看成该化合物的不同剂型、不同含量以及不同复配,要维持枝繁叶茂,就要有树干和树根支撑。如果一个产品史是大的“品类”,要保持这样一个品类的繁荣昌盛,除了化合物单剂(主干)要深入大地外,其他树干(不同剂型、不同含量以及不同复配)自身也要有自己的根,要接地气。没有扎根大地,就不能长盛不衰。

       一起来看看草铵膦:

       有551个制剂登记,单剂473个,复配78个,涉及到14中复配成分,有9种不同的剂型,单剂具有9个不同含量。从丰富程度上比其他3个灭生性除草剂要优秀的多,而复配产品的销量也都各具体量,各有各自的品牌。

       在此,提醒企业战略制定者一定要选择“榕树型”化合物做为品类战略的落地,也提醒产品经理在执行品类战略过程中,要让“榕树型”化合物多生根、多发枝,形成产品生态系统。

       说完草铵膦这个枭雄的特点,再来看看他的性格。

       草铵膦拥有双面性格:也就是草铵膦具有手性,通常生产的是L型和D型的外消旋体。

       经研究发现只有L-草铵膦具有除草作用,而D型则几乎无活性。若制成仅有L-草铵膦纯光学异构体的产品进行使用,可使草铵膦的用量减少一半,提高经济性、降低使用成本减轻环境压力。不过当下,这两种性格的优劣还不明显,L-草铵膦的成本也没有多少优势,要想能够上位,需待以时日。

       一个非常励志的产品草铵膦,其故事还在继续,其地盘仍在扩张,其空间依然增长;最终能否一统灭生性除草剂江湖我们拭目以待吧!

       只是,倡议各企业不要把低价作为草铵膦的战略,更要求产品经理不要把降价促销作为草铵膦产品推广的唯一策略。通过行业共识维持草铵膦的市场平衡,通过价格稳定保护草铵膦产品寿命,延长生命周期。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