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定制包装现象浓烈
农药企业都在千方百计创立名牌,以求得名牌溢价,获得较高的市场竞争地位。可是越来越多的农药包装定制滥用现象正在削弱品牌,对企业正常的营销战略造成越来越大的冲击。
所谓农药包装定制就是农药生产厂根据来自客户或业务代表的要求,用不同于公司正常的产品包装规格、不同材质、不同外形,甚至用不同构图(排版、色彩)的标签的包装生产安排。其变动因素可能是一种,也可能是多因素共同导致的。
在农药产品同质化竞争时代,在农药生产经营微利化经营中,理当应该容许定制生产这种现象存在。因为你不答应做,你的竞争对手可能会这样做,这好像是顺应市场的正常表现,无可厚非,不必加以责疑。
首先可能是顺应客户因当地用药习惯,或因包装物对农药内在质量稳定、增加泄漏保险系数,甚至是考虑物流运输成本(如许多地区论件配运,不论公斤数计运费)等因素,进行的定制,我们应当予以积极理解并支持,前提是要达到相应的生产控制最少限量值。
至于考虑区隔竞争对手同类产品才采用不同规格,如稀奇古怪的任意非整数的克重,如8克、15克等,用貌视装灌量多的较高的规格瓶、宽大的袋来装药行为,我们就不能认同其做法。稍用脑想一下,徒增富余的空间地以大规格盛装少量药剂不是在糊弄人还是咋地?你我明白人都不难觉得此举大有不地道意味。
对于那些刻意用不同印刷风格来定制农药的做法,傍名牌产品包装外观的行为,我们更认为弊大于利。因为以不同彩色、排版的标签这样的定制,与基于农药内在质量、用药习惯、运力成本等考量因素的定制有极大的不同,两者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市场需要通用的标准化的包装
保质期只有2年的农药,加上二维码系统的监控,使农药产品离了厂门,上了柜台后就倒计时,容不得在市场上耽误功夫了,所以农药厂家不得不加强与客户的对接水平,致力于按需生产,及时供应。这就要求企业的包装物最大可能走标准化之路,持续增加应急市场需求的能力。
2017年施行新版《农药管理条例》以及配套的包装规范实施以来,对农药的包装要求是明确的,是不容许擅自更改核准的内容的。市场监督机关始终在关注农药包装的规范性,致力保证正常的竞争秩序,保证农药施用者接受到其需要的信息。任何一家负责任的打造名牌产品的农药企业,在包装标准化、一致性的标签、内外包装风格易于农民朋友直观识别,就能助推产品,增厚名牌产品的粘性。这些是农药企业当树立的正能量。
自2018年元旦始,农药产品每袋、每瓶都有了32位数字相区别的二维码来区别生产厂、生产批次等,足够识别来源是否唯一性,利于社会相关方辨认真伪。可是大家看到越来越多的纯粹为区别竞争产品,甚至为防所谓同一企业产品不同区域的窜货而进行大量的印刷定制。这是低级的竞争,是不动脑筋的简单竞争,是浪费资源的不经济的经营行为,当属于农药行业中的负能量的折射。
我们需要开发具有特别功效的产品,成本不断下降的,低残留的产品,不是为区别内外竞争对手的产品。有些强势的经营商为了确保其宣传成果不被他人借用,会提出定制的包装产品,这情有可原,容易理解。因为他们的批量理应不少,其运作所定制产品的能力有保证,从成本摊薄上有利可图,值得合作双方投入有限度的附条件的定制。但长远着眼的企业宁愿在价格上让利,在服务上增加项目,也不要轻易开启定制包装的程序。
农药包装印刷定制生产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农药包装过程的成本管理非常重要。在越来越显恶劣的竞争环境中,似乎大家背离价值成本的可否定原因,特别是业务代表们也站在强势的经销商角度向农药生产企业施压,好像双方可不加节制的,动不动就提定制不同包装风格的产品。其实这样容许的定制真的不可取,不划算。这种包装产品上市最终不能省你客户,包括业务代表的精力。农药监督管理越来越严厉的形势下,非标准化的产品,也就是特殊定制农药产品已不便再拉回厂家再化验改装,因为其通用型很差,改来改去还得回定制的市场,非常烦恼。同样的标准化产临期产品、过期产品一旦回厂改装,其后续消化是很容易的。
业代们幻想定制产品与标准化产品一样的后续处理待遇绝对是奢望。他们找出泄漏、破损、沉淀、挥发等借口,其实很苍白,明眼人都懂。过期的就被定性为劣药,市场不能存,销不了,又毁不了,再拉回就得承担额外的运资,分担废弃包装物环保处置费。其他人也轻易不好帮你消化这种定制类的尾存货及回笼货。特别是环保高压政策下,进入改装程序的旧包装物就是固废,其处置费动辄上万。
据农药市场调查及分析,不少企业因为有大量的定制,其批量不可能上量,其包装材料不可共用,排产中增加了更换生产线体的频率,增加药剂交叉污染的控制难度。其库存分隔、发运配送增加了用工,多耗了时间。甚至有个别企业由于不可示人的原因,主要是质量等把控有难度,也会搞小的区域市场专用的包装,试图逃避执法部门的监管。总之,伴随印刷不同标签定制农药产品所产生的设计、运输、库存、改装、销毁的困难程度越来越大,多环节动态成本需要上细研究,有一系列的经营风险需要规避。
假如农药生产企业有这样一帮人千方百计大肆来定制产品,肯定不能算是正常的营销行为,绝不能认为是好事。因为并没有技术含量的印刷标签变化的定制生产,一定会多占用你公司的有限旺季的生产能力、削弱你生产中仅存的成本优势、削弱你品牌质量掌控的威望。
返璞归真做增值服务
正如农药市场中价格竞争是低端的竞争一样,以印刷不同标签定制农药的竞争同样是不高明的竞争,甚至算是饮鸩止渴的败笔,做多了,搞久了,很易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与广大农民一直期待的,企业理当诚实经营的宗旨追求背道而驰。
我们农药加工包装企业的精力还当在差异化的服务上,在产品优势功能的挖掘中,在勤奋劳动中赢得客户及用户青睐。这几年农药加工企业向市场提供系列套餐的作物解决方案大行其道,从单纯的农药营销向打药服务,甚至作物全生长期签约服务方兴未艾,这些走向田间地头的增值服务正在分食市场蛋糕,这些市场开拓的努力举措才是我们农药加工企业引领市场的追求,明智的选择。聪明的企业在聪明的市场中切不能久陷低层次的归属简单劳动的印刷花样竞争行为,绝不能让弊多利少、一时获利的、影响公司发展大局的印刷定制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在农药包装定制生产经营弊端面前,我们要理智,不要再沉湎于小动作,不得放纵既得利益者们不顾大局、不顾长远的要求。在中国由农药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奋进的征程中,在转型升级我们农药制造大业中,我们的着眼点及努力方向是致力开发创新性农药新品群,提供高效、可靠的增值型服务,搭建成高质量现代化综合植保服务体系。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