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粒径控制
发布日期:2019-07-19 信息来源:《中国农药》2019年第7期 作者:遇璐 丑靖宇

       在农药活性组分制备为各种制剂时,粒径和粒径分布尽管不是目前许多剂型种类的标准控制指标,但在实际研究和生产中是一个重要的控制参数,制剂产品的许多理化性质、贮存稳定性、流变学行为以及生物活性等都与其密切相关。尤其在悬浮种衣剂中,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会直接影响包衣种子的外观均匀度。在影响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同时,也可能由于粒径分布的不均匀、大小不一,造成活性组分在每粒种子上附着量不一致,甚至会影响到作物安全性。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由于其固含量较高以及警色剂等粉体的加入,粒径大小的控制相较单一的悬浮剂更加困难,粒径均匀性的把握更加重要。本研究从配方体系筛选、工艺条件确定、均匀度测定等方面,对产品粒径的控制进行研究,最终获得系列数据,可以根据产品市场需要,结合包衣作物需求,控制产品的粒径D9825 μm之间。

配方体系筛选

1.1  筛选思路                       

       该产品作为一类含有创制化合物烯肟菌胺的高含量种子处理剂,对于配方体系的控制要求较为严格,除了常规的悬浮种衣剂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外,产品的粒径及粒径分布在配方体系筛选时是主要关注指标。对于固液分散体系来说,最主要控制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助剂为润湿分散剂,它的种类、用量、配伍配比筛选是粒径控制的核心点。本研究主要从单一润湿分散剂入手,以粒径及粒径分布为依据,选出较优润湿分散剂、将单一较优润湿分散剂复配,得到润湿分散剂最佳助剂体系。

1.2  单一润湿分散剂筛选

       润湿分散剂在固液悬浮体系中是最重要的助剂,主要起到分散、悬浮、稳定体系等作用。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考察润湿分散剂对于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特别是对粒径D98的影响,保证体系粒径分布的均一性,筛选出对于该高含量体系的最佳润湿分散剂。对于单一润湿分散剂用量进行筛选,选出较优选润湿分散剂的最佳用量。单一润湿分散剂对体系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润湿分散剂Morwet EFWDispersogen LFHMorwet D-425D98粒径分别为6.83 μm4.94 μm11.05 μm,粒径相对较小,可以作为优选润湿分散剂。结合3三个助剂的粒径分布来看,均需要进一步复配及工艺条件摸索研究,才能保证体系粒子的均匀,获得较优的制剂产品。

1.3  复配润湿分散剂筛选

       为了进一步确定最优润湿分散剂的种类和用量,继续考察了Dispersogen LFHMorwet D-425Morwet EFW的不同用量以及不同复配比例对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复配润湿分散剂对粒径及粒度分布的影响很明显,复配合适的助剂体系后,体系粒径D98可控制在2.994.33 μm之间。相较单一润湿分散剂,体系均匀性佳,较大粒子的颗粒尺寸明显下降,保证了悬浮种衣剂粒子的均一性。

       4个助剂体系的筛选粒径分布情况如图1~图4所示。

1  A组复配体系粒径分布图

2  B组复配体系粒径分布图

3  C组复配体系粒径分布图

4  D组复配体系粒径分布图

       由图1~图4粒径分布图可以看出,D组复配体系的粒径均匀程度最佳,近似于正态分布,说明该体系下粒子的粒径均一,是农药制剂中最佳的粒径分布模式,尤其对于悬浮种衣剂而言,可以保证种子表皮包衣后的均匀性。B组、C组的粒径分布可接受,但均存在前沿峰,说明有较大粒径的部分未达到理想状态。对于A组的粒径类似双峰曲线,是需要尽可能避免的峰形。综上所述,结合粒径大小以及粒径分布图,复配润湿分散剂的最佳种类及配比为Morwet D-425Morwet EFWDispersogen LFH=412

工艺条件确定

2.1  工艺条件概述

       固液分散体系中理想状况是固体颗粒的粒径均一且呈正态分布。传统固液分散体系一般考察体系粒径D50,本研究主要控制固液悬浮体系粒径D98的大小,能够更加精准地显示体系内颗粒状态。粒径及粒径分布直接关系到悬浮种衣剂体系的稳定性,同时对包衣外观也有一定影响。对于需要包衣使用的悬浮种衣剂,D98的控制更为重要。在产品研究过程中,配方体系基本确定的基础上,对于工艺条件的研究,是降低粒径D98数值及其分布的关键步骤。研究中分别考察了制备工艺中的高剪切转速及时间,砂磨时间及介质大小等因素。不同工艺条件相结合,确定适宜的粒径调控机制,根据具体包衣作物种类,选择合适的粒径,是精细化农药制剂配方开发的关键思路及方法。

2.2  高剪切转速时间确定

       高剪切技术是将配制好的农药制剂药液,置于高剪切混合机上,使定子和转子包埋在药液中,通过带刀片的转子高速转动,在定子和转子的狭小缝隙,约微米级别,实现对物料的剪切,液层之间摩擦、高速碰击等外力作用,药液经剪切作用后从定子孔喷射出去,遇到容器壁弹回又被负压吸到夹缝中进行下一次剪切,如此往复,实现对料液粒径的降低。

       高剪切工艺是悬浮种衣剂制备过程中较为重要的预分散过程,对于最终产品粒径有一定的影响。在高剪切速率下,颗粒的流变行为会产生明显变化,流变学上的变化,直接控制体系颗粒的微观结构,同时影响体系颗粒的大小。

       对确定配方的药液体系,进行了不同高剪切转速及时间的研究,高剪切转速及时间对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如图5所示。

高剪切转速与粒径关系

       从图5中可以看出,体系的粒径随着剪切速度的增加,粒径逐渐降低。当剪切速度达到12,000 rpm时,粒径D98约为26 μm,进一步增加剪切速度,到15,000 rpm时,粒径D98约为23 μm,当剪切速度进一步增加至18,000 rpm时,粒径D98基本不再变化。在该体系下,最佳的高剪切转速为15,000 rpm

高剪切时间与粒径关系

       从图6中可以看出,体系的粒径随着剪切时间的增加,粒径逐渐降低,当剪切时间为4 min时,粒径D98可达20 μm,且继续增加剪切时间,粒径不再减少。由此,可以确定较佳剪切时间为4 min

2.3  砂磨时间、介质控制

       砂磨是固液分散体系制剂制备中极其关键的一环,其工艺条件的研究水平,直接影响制剂产品质量好坏。一个产品进行砂磨时,对于砂磨效果的评价,首要指标就是体系的粒径及其分布情况。高速运转的砂磨介质,通常为氧化锆珠,通过剪切、挤压和撞击等作用力对初步分散完成的药液进行进一步粉碎和分散,从而可以获得粒径符合需求、粒径分布较佳的砂磨料液。砂磨时间和介质直接影响药液的粒径大小,研究中考察了在确定润湿分散剂体系基础上,最佳高剪切条件下,不同砂磨时间以及不同介质对体系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如图7所示。

砂磨时间、介质与粒径关系

       从图7中数据可以看出,当砂磨时间为0.5 h时,无论砂磨介质的尺寸为1 mm2 mm3 mm,物料粒径D98均可控制在78 μm范围内。当砂磨时间为1 h时,砂磨介质的尺寸为1 mm2 mm时,粒径D98可保证在3 μm,当介质尺寸为3 mm时,粒径D983.5 μm。当砂磨时间为1.5 h时,砂磨介质的尺寸为1 mm2 mm时,粒径D98可达到2.8 μm,当介质尺寸为3 mm时,粒径D98基本与1 h砂磨时间不变。

       从砂磨时间、介质与粒径关系中可以总结出,砂磨介质在1 mm2 mm时,在相同砂磨时间下,物料粒径大小差距并不大,可根据需要选择。砂磨介质在3 mm时,同等条件下,粒径大小数值大于1 mm2 mm的砂磨介质。对于砂磨时间的选择,粒径的大小有极其明显的影响,当砂磨时间较低为0.5 h时,粒径较大,随着砂磨时间的增加,粒径有下降趋势,当达到1 h时,粒径可控制在本研究预期达到标准,时间达到1.5 h后,粒径可达到3 μm以下,可根据需要以及对于设备经济损耗等因素,来确定工艺条件。

悬浮种衣剂粒径控制与均匀度关系

       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通过对配方筛选、工艺探索等因素的研究,得到了较佳的配方组成以及工艺条件,找到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对应粒径的规律,对于粒径D98的控制有了深入了解。对于悬浮种衣剂制剂不同粒径在包衣不同作物如玉米、小麦的均匀度进行了检测。包衣均匀度的测定方法参考国家标准GB/T 177681999【悬浮种衣剂产品标准编写规范】和农业部悬浮种衣剂产品标准,采用吸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根据前述研究中的配方筛选结果(Morwet D-425Morwet EFWDispersogen LFH=412)以及工艺条件,分别包衣玉米与小麦种子,测定对应产品的包衣均匀度,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中可以看出,在粒径为2.988.11 μm,包衣作物为小麦时,由于小麦颗粒较小,种皮表面附着能力较强,均匀度均可在90%以上,属于合格范围。当包衣作物为玉米时,种皮表面光滑附着能力较弱,均匀度低于小麦。在粒径为8.11 μm时,玉米包衣均匀度仅为85%,不合格。粒径在6.9 μm以下时,包衣小麦及玉米的均匀度均可达标。在实际应用开发产品中,可以根据开发产品的成本要求、作物种类、利润空间,来决定具体工艺条件,在各方面条件允许前提,建议选择尽可能达到低粒径的配方体系及工艺条件。

小结

       本研究通过对含有创制品种烯肟菌胺的高含量种子处理剂的探究,从配方助剂体系筛选以及不同工艺条件的摸索,得到系列粒径及粒径分布数据,结合种子处理剂特点,进一步测定包衣均匀度,深入探讨了粒径与均匀度的关系。当体系中存在较多粒径不均一的颗粒,长期贮存的制剂,有可能存在奥氏熟化的风险,影响制剂性能。当应用在种子处理剂中时,包衣种皮可以明显见到颗粒状物质,且药剂分布不均匀,影响药效,甚至安全性,也有可能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引发药害。因此,在进行悬浮种衣剂研究时,粒径及其分布的控制至关重要,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合包衣条件及作物,尽可能选择较小粒径及均匀分布的制剂体系和工艺条件,以保证产品质量、包衣均匀度、药效及安全性。

       【国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农药高效对靶载药体系设计与调控原理(2017YFD0200301)】

       作者简介:

       遇璐(1984—),女,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农药制剂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丑靖宇(1972—),男,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药剂型研究与开发工作。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