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噻菌胺及其可混配登记的有效成分
发布日期:2021-02-19 信息来源:辉胜农药登记代理

 

       异噻菌胺是拜耳与日本住友化学公司共同研发,用来防治稻瘟病的异噻唑类杀菌剂。特点在于它不会对病原菌产生直接的抗菌作用,而是具有很强的植物诱导活性,预防性施用或在发病早期施用,可以激活植物自身的防卫性抗性反应,即系统诱导抗性,提高植物各种酶的活性,增强植物细胞抵抗病菌侵染的能力,增加病程相关蛋白的积累,增加植保素的分泌等,从而使作物对多种真菌、细菌和病毒产生广谱的自我保护作用。异噻菌胺还具有强杀微生物活性,用于直接防治根肿菌、卵孢真菌、壶菌、接合菌亚纲、子囊菌、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纲。异噻菌胺特别成功地用于防治谷物病害,例如抗白粉菌属、稻瘟病,以及葡萄栽培,水果和蔬菜生长中的病害。

       经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目前异噻菌胺的登记产品只有2个。分别为拜耳股份公司于2018年登记的96%异噻菌胺原药(PD20181596)和24.1%肟菌·异噻胺种子处理悬浮剂(PD20181595; 6.9%肟菌酯+17.2%异噻菌胺;商品名:入田®),制剂产品用于防治水稻恶苗病和稻瘟病。除已登记的与肟菌酯混配外,异噻菌胺还可以其他杀菌剂进行混配,本文就查询的文献资料进行简单汇总。

       (1)噻霉酮和异噻菌胺(质量比为1~80∶1~80)混配。该组合杀菌物可应用于防治稻瘟病、恶苗病,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延缓了病原菌的抗药性,持效期长,能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降低了使用成本。

       (2)春雷霉素和异噻菌胺在农药组合物中按照重量比为1∶1~1∶200混配,对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细菌性谷枯病等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可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使用成本,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延长农药使用寿命。

       (3)丙硫菌唑、异噻菌胺、氟噻唑吡乙酮的悬浮种衣剂组合物,质量比为1~30∶10~1∶1~10,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以降低农药使用量,对环境友好安全。

       (4)噻唑锌和异噻菌胺以特定重量比存在时,杀菌活性作用大于噻唑锌和异噻菌胺的杀菌活性总和,协同增效效应非常显著。

       (5)四霉素和异噻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可应用于防治稻瘟病、水稻恶苗病,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延缓了病原菌的抗药性的发生发展,持效期长,能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降低了使用成本。

       (6)氰烯菌酯、异噻菌胺和氟啶胺的种子处理组合物,重量比为1~20∶1~20∶1~20,应用于种子处理,具有显著增效作用,提升使用效果,扩大防治谱,诱导耐逆性,提高产量。

       (7)异噻菌胺和中生菌素进行复配的杀菌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该组合物防效好,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延缓病原菌抗药性发生,对作物、环境安全友好等特点。

       (8)异噻菌胺与呋吡菌胺,优选重量比2∶1~1∶5,对防治水稻纹枯病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延长了持效期,提高了杀菌效果,并有利于克服和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9)丙硫菌唑与异噻菌胺两元复配,可制成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颗粒剂、微胶囊剂等,可用于防治作物如小麦、大麦白粉病、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网斑病、云纹病以及水稻稻瘟病等病害。

       (10)异噻菌胺和井冈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对水稻纹枯病等作物真菌性病害防治效果显著,两药剂联用,能减少用药量,有效降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并能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此外,异噻菌胺和井冈霉素均属低等毒性,对人畜、有益生物安全;可延缓病菌对单一药剂的抗药性。异噻菌胺与井冈霉素具备不同的结构类型和有差异的作用机制,将二者按一定比例组合,在实际使用中具有杀菌活性高,同时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避免异噻菌胺和井冈霉素单剂单独使用时对病原物造成的选择压力,延缓病原物抗药性产生和发展,并使单位面积上总的用药量下降,经济、高效、环保。

       (11)吡唑萘菌胺和异噻菌胺的杀菌组合,可应用于防治禾谷类、果树、蔬菜病害,具有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缓了病菌的抗药性,杀菌速度快、持效期长、降低了应用成本,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其单剂使用。本发明可以用于防治农作物上的真菌性病害,尤其对小麦白粉病、水稻稻瘟病等真菌病害效果显著。

(12)异噻菌胺和嘧菌酯复配的杀菌组合,与单剂相比,该组合物对水稻稻瘟病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显著提高防治效果;可以替代部分中高毒杀菌剂,减少用药量、降低环境污染和农产品的残留;可延缓水稻稻瘟病的抗药性产生。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