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萘菌胺是由先正达公司研发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亦为吡唑酰胺类杀菌剂,含有4个光学异构体。其活性谱广、持效期长,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其中以保护作用为主,田间试验也表现一定的治疗活性。它通过抑制病原菌线粒体膜中的复合物Ⅱ呼吸酶——琥珀酸脱氢酶而起效。
1 产品简介
中文通用名称:吡唑萘菌胺
英文通用名称:isopyrazam
化学名称:3-(二氟甲基)-1-甲基-N-[1,2,3,4-四氢-9-异丙基-1,4-亚甲基萘-5-基]-1H-吡唑-4-甲酰胺
CAS登录号:881685-58-1
分子式:C20H23F2N3O
相对分子质量:359.4
结构式:如下(分为顺式和反式结构)
理化性质:熔点:137℃;沸点:267℃;蒸气压(25℃):1.3×10-7 Pa;辛醇/水分配系数:KowlgP=4.25(20℃,pH7);密度:(1.4±0.1) g/cm3。溶解度(g/L):丙醇314,二氯甲烷330,乙酸乙酯179,正己烷1.17,甲醇119。稳定性:在25℃,pH 5、7、9条件下,水解稳定30天,在50℃,pH4、5、7条件下,水解稳定5天;在缓冲纯水中光解中等快速。闪点:(199.9±28.7)℃。
毒性:吡唑萘菌胺原药属于低毒农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雄/雌)>2,000 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雄/雌)>5,000 mg/kg,大鼠急性吸入毒性LC50(雄/雌)>5,280 mg/m3。
作用机理:通抑制线粒体内膜上电子传递链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还原酶的作用,使得病原真菌无法经由呼吸产生能量,进而瓦解病菌的生长。
2 登记情况
经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截止日前,我国共登记6个吡唑萘菌胺产品,2个原药和4个制剂,详情如表1。
表1 吡唑萘菌胺在我国的登记情况
登记证号 |
农药名称 |
剂型 |
总含量 |
防治对象 |
登记证持有人 |
PD20142277 |
吡唑萘菌胺 |
原药 |
92% |
- |
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
PD20151567 |
吡唑萘菌胺 |
原药 |
92% |
- |
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
PD20142275 |
吡萘·嘧菌酯 |
悬浮剂 |
29% |
黄瓜白粉病 |
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
PD20170604 |
吡萘·嘧菌酯 |
悬浮剂 |
29% |
豇豆锈病,黄瓜白粉病,西瓜白粉病 |
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
PD20210430 |
吡唑萘菌胺·戊唑醇 |
悬浮剂 |
40% |
黄瓜白粉病 |
兴农药业(中国)有限公司 |
PD20210441 |
吡萘胺·苯甲唑 |
悬浮剂 |
250 g/L |
苹果轮纹病,黄瓜白粉病,观赏月季白粉病,香蕉叶斑病 |
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
3 市场前景
SDHI类杀菌剂吡唑萘菌胺作用机制新颖,不但可用于叶面喷雾,也可作为种子处理剂使用,能长效防控作物病害。此外,吡唑萘菌胺对三唑类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抗性品系病菌高效,尤其对壳针孢属真菌十分高效,如对小麦锈病和大麦锈腐病的防效均优于氟环唑。同时它还具有显著的保持作物健康的功效,在田间具体表现为绿叶非常明显,这不仅大大提高了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了产量,还可显著延长作物的收获时间。它毒性低,对非靶标生物安全,而且对使用者和环境均安全友好,特别是距离专利届满仅有1年多的时间,如有意愿登记此产品的企业需要抓紧行动起来了。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