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蚜酮和噻虫胺在我国扩作至草莓
发布日期:2022-05-23 信息来源:农药市场信息新媒界 作者:刘刚

 

       日前,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30%吡蚜酮·噻虫胺悬浮剂产品(吡蚜酮25%+噻虫胺5%)获批扩作登记。

       新增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草莓(保护地)蚜虫,建议于蚜虫发生始盛期兑水茎叶喷雾,推荐使用剂量为20~25毫升/亩,安全间隔期为5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1次。这是吡蚜酮和噻虫胺两种有效成分首次在我国草莓上登记。该产品原有的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水稻稻飞虱。

       此前,我国已批准4个产品登记防治草莓蚜虫,其中苦参碱3个,吡虫啉1个。

       GB 2763—2021规定噻虫胺在我国浆果和其他小型类水果(含草莓)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为0.07 mg/kg,吡虫啉在我国草莓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为0.5 mg/kg,尚未规定吡蚜酮和苦参碱在我国草莓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