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茚唑菌胺是由意大利意赛格与美国富美实公司共同研发、现由富美实独家收购的新型吡唑酰胺类杀菌剂,是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中的新优品种,上市短短几年获得市场广泛好评。
1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fluindapyr
中文名称:氟茚唑菌胺
CAS号:1383809-87-7
化学名称:3-(二氟甲基)-N-[(3RS)-7-氟-2,3-二氢-1,1,3-三甲基-1H-茚-4-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
分子式:C18H20F3N3O
相对分子质量:351
作用机理:通过抑制病原菌线粒体呼吸作用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而发挥作用。
适用范围:氟茚唑菌胺杀菌谱广,高效,持效期长,兼容性好,可与多种杀菌剂混用,叶面喷雾有效成分用药量为60 g/hm2,用于谷物、水稻、大豆、玉米、蔬菜、果树等作物,防治由壳针孢属、链格孢属、尾孢属、棒孢属等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如大豆锈病、灰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菌核病、炭疽病等。
2 市场概况
氟茚唑菌胺是由意大利意赛格和美国富美实公司共同研发而成,后富美实于2020年收购该成分及其有关知识产权等全部资产,成为该成分的独家所有者。2019年氟茚唑菌胺在巴拉圭取得全球首登,登记产品为100 g/L氟茚唑菌胺+100 g/L四氟醚唑(tetraconazole)混配乳油制剂,用于防治大豆上的亚洲大豆锈病。2021年氟茚唑菌胺在美国获批,用于大田作物、草坪等防治多种病害。2021年初氟茚唑菌胺与苯醚甲环唑混剂在阿根廷上市,具有内吸性强,起效快等优点。近日,富美实推出含氟茚唑菌胺的三元混剂(氟茚唑菌胺+粉唑醇+嘧菌酯),用于大麦、小麦、玉米、高粱等作物,防治炭疽叶枯病、灰叶斑病、普通锈病、北方玉米叶枯病、南方锈病等。目前,国内尚无氟茚唑菌胺产品登记。
3 混配推荐
(1)氟茚唑菌胺和粉唑醇混配可用于草坪病害防治,如暖季草坪全蚀病、褐斑病,冷季草坪炭疽病等。
(2)氟茚唑菌胺和苯醚甲环唑混配可用于防治大豆、花生作物病害。
(3)氟茚唑菌胺和烯肟菌胺混配可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赤霉病、稻曲病、白粉病或黑斑病及瓜果蔬菜类枯萎病、白粉病、早疫病、炭疽病、锈病、叶霉病或褐斑病,有利于降低用药量,扩大杀菌谱,延缓抗性产生。
(4)氟茚唑菌胺和氟环唑混配可用于防治小麦纹枯病,其持效期长,增效明显,对环境友好。
(5)氟茚唑菌胺和氰烯菌酯混配可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水稻恶苗病及多种作物枯萎病、根腐病、立枯病等,对环境影响低,药效强,增效明显,不易产生抗性。
(6)氟茚唑菌胺和picarbutrazox混配可用于防治白粉病、霜霉病、黑星病、叶斑病、稻瘟病、纹枯病、晚疫病、立枯病、灰霉病等,其持效期长,药效高。
(7)氟茚唑菌胺和硝苯菌酯混配可用于防治圣女果晚疫病等,其增效作用明显,杀菌效果好,用药少安全性高。
(8)氟茚唑菌胺与乙嘧酚磺酸酯或乙嘧酚混配可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蔬菜水果、观赏植物的细菌病害或真菌病害,尤其对黄瓜白粉病防效突出。
(9)氟茚唑菌胺与叶菌唑或种菌唑混配可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恶苗病、纹枯病、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等,其作用机制不同,有利于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效,用药量少,残留少。
(10)氟茚唑菌胺与氟苯醚酰胺、氯苯醚酰胺混配可用于防治白粉病、霜霉病、黑星病、叶斑病、稻瘟病、纹枯病、锈病、菌核病、炭疽病、灰霉病等多种病害,其防效高,作用方式独特,持效期长。
(11)氟茚唑菌胺还可与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丙环唑、己唑醇、丙硫菌唑、氟菌唑、戊菌唑、四氟醚唑、氟硅唑、三环唑、亚胺唑、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嘧菌酯、肟菌酯、氟嘧菌酯、丁香菌酯、烯肟菌酯、啶氧菌酯、唑菌酯、苯并烯氟菌唑、春雷霉素、宁南霉素、申嗪霉素、四唑吡氨酯、氟噻虫砜、咯菌腈、唑嘧菌胺、嘧菌环胺、吲唑磺菌胺、氟噻唑吡乙酮、烯酰吗啉、多抗霉素或井冈霉素A等成分混配,均有较好的防效。
4 专利情况
氟茚唑菌胺化合物专利将于2031年到期,主要专利如下所示:WO2012084812A1,EP2655333,US2014011852A1,CN103502220B。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