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嘧菌胺是由巴斯夫公司开发化学结构新颖的三唑并嘧啶类杀菌剂,属于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对霜霉和疫霉类卵菌纲病害有控制作用,具有极强的残留活性和耐雨性。主要用于防治马铃薯、葡萄、黄瓜和辣椒等作物上的疫霉病与霜霉病。
1 产品简介
中文通用名称:唑嘧菌胺
英文通用名称:ametoctradin
化合物名称:5-乙基-6-辛基[1,2,4]三唑[1,5-a]嘧啶-7-胺
CAS登录号:865318-97-4
分子式:C15H25N5
相对分子质量:275.4
结构式:
理化性质:熔点197.7~198.7℃;蒸气压2.1×10-10 Pa(20℃);KOWlgP=4.40(中性水溶液,20℃)。水中溶解度0.15 mg/L(20℃);其他溶剂中溶解度(20℃,g/L):丙酮1.9,乙腈0.5,二氯甲烷3,乙酸乙酯0.8,甲醇7.2,甲苯0.1,二甲基亚砜10.7。在无菌50℃的pH为4~9缓冲溶液黑暗中至少7 d稳定不会水解。光解DT5038.4 d(无菌水,pH=7),pKa 2.78。
毒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2,000 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2,000 mg/kg;对兔眼睛和皮肤无刺激。吸入LC50(4h)>5.5 mg/L,ADI 10 mg/kg。无遗传毒性。
作用机理:唑嘧菌胺属于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唑嘧菌胺可与真菌呼吸复合体Ⅲ中的标桩菌素亚位点结合,从而抑制线粒体呼吸,并致其死亡。
2 登记情况
2.1 国外登记情况
目前,国外登记的唑嘧菌胺杀菌剂产品中单剂主要为200 g/L的唑嘧菌胺悬浮剂,混剂主要是300 g/L唑嘧菌胺+225 g/L烯酰吗啉复配的悬浮剂,另外,巴西登记的杀菌剂中还有唑嘧菌胺和代森联复配产品,用于马铃薯、洋葱、番茄等防治霜霉病,详情如下:
美国登记情况:
加拿大登记情况:
澳大利亚登记情况:
巴西登记情况:
德国登记情况:
2.2 国内登记情况
经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截止日前,我国共登记5个唑嘧菌胺产品,1个原药和4个制剂且均是混剂,详情如下:
登记证号 |
农药名称 |
剂型 |
总含量 |
防治作物及对象 |
登记证持有人 |
PD20142265 |
唑嘧菌胺 |
原药 |
98%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
PD20142264 |
烯酰·唑嘧菌 |
悬浮剂 |
47% |
番茄晚疫病,荔枝树霜疫霉病,葡萄霜霉病,辣椒疫病,马铃薯晚疫病,黄瓜霜霉病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PD20170168 |
烯酰·唑嘧菌 |
悬浮剂 |
47% |
番茄晚疫病,芋头(旱地)疫病,葡萄霜霉病,辣椒疫病,马铃薯晚疫病,黄瓜霜霉病 |
巴斯夫植物保护(江苏)有限公司 |
PD20172326 |
烯酰·唑嘧菌 |
悬浮剂 |
47% |
葡萄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 |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PD20211171 |
氟吗啉·唑嘧菌胺 |
水分散粒剂 |
60% |
葡萄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 |
惠州市银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 市场前景
唑嘧菌胺具有独特新颖的作用机制,与其他商业化杀菌剂无交互抗性,是管理特种作物上抗性真菌治理的理想工具。其作为高选择性的杀菌剂,可以灵活高效地防治霜霉病和晚疫病。
唑嘧菌胺的化合物专利将于2025年3月7日到期,感兴趣的企业不妨多多关注,提前安排部署。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