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麦田除草能将唑啉草酯、唑草酮、2甲4氯三者混用吗?
答:唑啉草酯属新苯基吡唑啉类除草剂,具有内吸传导性,可作为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使细胞脂肪酸合成受阻,生长分裂停止,细胞膜含脂结构被破坏,最终导致杂草死亡。唑啉草酯适用于麦田茎叶处理防除多花黑麦草、硬草、菵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棒头草、野燕麦等多种禾本科杂草。该药施药适期宽,从麦苗2叶1心期至孕穗之前均可施用,最佳施药期推荐在禾本科杂草2~4叶期。施药后2天敏感杂草停止生长,1~2周内杂草叶片开始发黄,3~4周内杂草彻底死亡。目前的唑啉草酯产品,剂型大多数为乳油、可分散油悬浮剂,不能与唑草酮混用,以免对麦苗造成药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唑啉草酯也不宜与2甲4氯、2,4-滴、麦草畏等激素类除草剂混用,一方面易增大药害风险,另一方面易降低唑啉草酯对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
唑草酮为触杀型选择性除草剂,杀草谱广,对小麦田绝大多数种类的阔叶杂草均有良好的杀灭效果,繁缕、牛繁缕对该药的抗耐性相对较强;杀草速度快,喷药后能很快被杂草叶片吸收,破坏杂草的细胞膜使其失水枯死,一般施药后2~3天敏感杂草就表现药害症状,1周后枯死;耐低温和耐雨水冲刷,气温在5℃以上就可施药。唑草酮在小麦田正常使用较安全,但在用药量和用药浓度过大、重喷、不当混用药等情况下会产生药害,使小麦叶片出现灼伤斑,药斑一般在施药后2~3天就会显现并趋于稳定。唑草酮不能与乳油、可分散油悬浮剂、微乳剂等剂型的农药混用,否则会影响唑草酮在药液中的分散性,加重唑草酮的药害。唑草酮也不能和啶磺草胺混用,否则会对小麦造成严重药害甚至大范围死苗。唑草酮不会在植株体内传导,麦苗受轻微药害后能在短期内恢复生长,对最终产量没有太大影响。受害较重时,对小麦生长影响大,有可能出现死苗现象。
2甲4氯为苯氧羧酸类选择性激素型内吸性除草剂,主要用于防除水稻田和小麦田中的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小麦田使用2甲4氯除草,应在小麦4叶期至拔节之前、日平均温度5℃以上时用药,施药后温度越高除草效果越好,尽量在高温时段施药,并避免施药后1周内遇强降温低温霜冻天气,否则易发生药害。低温期杂草生长慢,施用2甲4氯药效发挥慢,有可能影响防效。另外,低温期麦苗的生理代谢功能会下降,施用2甲4氯后,麦苗如果不能及时将吸收到体内的药物代谢转化为无毒物质,就有可能受到药害,出现生长受抑制等症状,2甲4氯在最低气温低于2℃时不宜使用。超量使用,或在小麦4叶期之前以及拔节之后施药,也易产生药害,导致麦苗叶片失绿发黄、新叶葱管状、穗卷曲难以抽出、穗畸形等症状。不同企业生产的2甲4氯产品在除草效果、安全性等方面有一定差异,用药量和对气温等的要求也有差别,应按照各产品的使用说明用药。2甲4氯产品剂型大多为可溶粉剂、可湿性粉剂、水剂等,这些剂型的2甲4氯产品可以和唑草酮正常混用,对绝大多数种类的阔叶杂草和莎草有较好防效,生产上也可以直接选用混配剂2甲·唑草酮除草。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