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氟吡氧乙酸与部分三唑类药隔10天以上施用
发布日期:2025-03-28 信息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 作者:方雅琴

 

       问:3月10日用氯氟吡氧乙酸除草,隔多少天能用丙硫菌唑·戊唑醇预防小麦锈病?有人说用过氯氟吡氧乙酸就不能用唑类药,是真的吗?吡唑醚菌酯是三唑类药吗?

       方雅琴:氯氟吡氧乙酸是常用于稻麦田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在小麦田施用不当或过量施用,可能导致小麦受到药害,表现为叶片发黄、生长受阻等。丙硫菌唑·戊唑醇是丙硫菌唑与戊唑醇的混配剂,两种有效成分均为唑类药,对小麦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用量过大或施药后短期内遇低温霜冻天气,容易对小麦生长造成过度抑制。

       据扬州大学贾敏在《除草剂氯氟吡氧乙酸和三唑类杀菌剂混用引起小麦药害的研究》中报道,在小麦4叶1心期,每亩用288克/升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60毫升,与40%苯醚甲环唑25毫升、43%戊唑醇20毫升混合喷施,药后5天基部叶片变黄;药后15天药害症状最严重,基部1~3张叶片枯死,但新叶未观察到药害症状。每亩用288克/升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60毫升与12.5%烯唑醇50毫升、30%己唑醇15毫升混合喷施,药害症状轻于每亩用288克/升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60毫升与40%苯醚甲环唑25毫升、43%戊唑醇20毫升混合喷施处理,药后5天小麦基部叶片上出现黄斑,可能与小麦正常的小分蘖消亡症状相似而被忽略;药后10天基部出现少量枯叶,新叶均未发现明显药害症状。

       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与苯醚甲环唑间隔使用,0~10天内,每亩用288克/升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60毫升与40%苯醚甲环唑25毫升、30毫升,288克/升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80毫升与40%苯醚甲环唑25毫升、30毫升混合喷施4个处理的千粒重、粒数、理论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有减产的可能。间隔10天以上,没有明显药害,每亩用40%苯醚甲环唑20毫升与288克/升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40毫升、60毫升混合喷施两个处理的千粒重显著高于对照,有增重的可能。

       小麦田施用氯氟吡氧乙酸后,最好间隔10天以上施用丙硫菌唑·戊唑醇等唑类杀菌剂防治锈病。吡唑醚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不是三唑类杀菌剂,对小麦生长没有抑制作用,反而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施用氯氟吡氧乙酸后短期内可以用该药防治锈病。

       据有关试验研究,将氯氟吡氧乙酸与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三唑类药混用,容易对小麦造成药害,出现叶片发黄等症状,而与烯唑醇、己唑醇等药混用,药害症状较轻。施用氯氟吡氧乙酸后,间隔10天以上再施用三唑类药就没有太大的问题。

       烯效唑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氯氟吡氧乙酸不当导致小麦出现药害后,会进一步受到烯效唑药害,导致麦苗生长受到过度抑制,不利于麦苗快速恢复正常生长。因此,不建议将除草剂与植物生长抑制剂混用。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