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已过,“雨水”将至,全国冬小麦陆续返青起身拔节,正是加强春季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实现稳穗增粒的关键时期。针对当前小麦苗情、土壤墒情和气候特点,各地要遵循“因地因苗、分类管理,控旺促壮、促弱转壮,节肥增效、绿色防控,稳穗增粒、抗逆保丰”的技术路径,强化技术措施落实,夯实夏粮丰收基础。
1 黄淮和华北地区
大部地区小麦秋播期间天气条件和土壤墒情较为适宜,适期播种比例大,整地播种出苗质量较高。旺苗面积有所增加,春季冻害风险较大。部分地区旱象显现,土壤墒情偏差。同时,部分秸秆还田麦田,土壤暄松,苗情较弱。春季麦田管理应以“控旺促弱转壮、保苗稳健生长”为主攻方向,切实抓紧抓好各项关键技术措施落实。
一是镇压划锄,保墒增温。镇压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使冬季冻融疏松的土壤沉实,使土壤与根系密接起来,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养分,减少水分散失。对于吊根苗和耕种粗放、坷垃较多、秸秆还田导致土壤暄松的地块,一定要在早春土壤化冻后进行镇压,以沉实土壤,弥合裂缝,减少水分蒸发,避免冷空气侵入分蘖节附近冻伤麦苗;对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在土壤化冻后及时镇压,促使土壤下层水分向上移动,起到提墒、保墒、抗旱的作用;对长势过旺麦田,在起身期前后镇压,可以抑制地上部生长,起到控旺转壮作用。划锄具有良好的保墒、增温、灭草等效果,早春划锄最好和镇压结合起来,一般是先压后锄,以达到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增温抗旱的作用。
二是分类管理,控旺促弱。对旺长苗,应以控为主。旺苗麦田一般年前亩茎数达80万以上,这类麦田由于群体较大,叶片细长,拔节期以后,容易田间郁蔽、光照不良,导致倒伏。对这类麦田在返青至起身阶段及早镇压,可有效抑制春季分蘖和基部节间过度伸长。旺长严重地块可镇压2~3次,春季追肥浇水推迟到拔节后期,每亩追施尿素15公斤左右。对三类苗,应以促为主,促苗情转化升级。在早春表层土化冻2厘米时开始划锄,增温促早发。同时,在早春土壤化冻后及时追施氮素化肥和磷肥,促根增蘖保穗数。只要墒情尚可,尽量避免早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土壤透气性延缓麦苗生长。待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时,三类苗可以施肥浇水,亩施5~8公斤尿素,促三类苗转化升级;到拔节期每亩再追施5~8公斤尿素,促进穗花发育,增加每穗粒数。对二类苗,重点是适当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应在小麦起身期进行肥水管理,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对一类苗,突出氮肥后移。对地力水平较高、亩群体茎蘖数70万~80万的一类麦田,在小麦拔节中后期追肥浇水,以获得更高产量;对地力水平一般、亩群体茎蘖数60万~70万的一类麦田,在小麦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5公斤。对旱地麦田,应在早春土壤化冻后抓紧进行镇压划锄、顶凌耙耱等,以提墒、保墒。弱苗麦田,要在土壤返浆后,借墒施肥,促苗早发;一般壮苗麦田,应在小麦起身至拔节期间降雨后,抓紧借雨追肥。一般亩追施尿素12~15公斤。对底肥没施磷肥的,要在施氮肥时配施磷酸二铵,促根下扎,提高抗旱能力。对冻害麦田,冬前和越冬期冻害较重的麦田,要早管促早发,及早采取管理措施。早春适时搂麦或划锄,去除枯叶,促新生叶早生快发。在土壤解冻后及时追肥,一般每亩施尿素15公斤左右,缺磷地块亩施氮磷复合肥20公斤左右,促进分蘖成穗。在拔节期再根据苗情酌情追施氮肥或氮磷复合肥,提高穗粒数。
三是防控病虫,化学除草。做好纹枯病、全蚀病、茎基腐病、根腐病、地下害虫、麦蜘蛛、吸浆虫等病虫害监测防控工作,指导农民科学选药、安全用药,及时防治、联防联治。要精准用药,绿色防控。对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6℃以后,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及时化学除草,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适宜除草剂,并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以免发生药害。
四是预防冻害,及时补救。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及时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化幅度,防御早春冻害。冻害发生后,及时追施适量氮肥,然后浇水,促进受冻小麦恢复生长。
2 长江中下游地区
小麦已陆续返青,苗情总体好于上年同期,但旺长苗比例有所增加,部分田块土壤过湿,晚播小麦苗情偏弱,杂草和病虫害威胁较大。同时,小麦生育进程快于常年,春季冻害风险高。为此,春季麦田管理应采取“促弱控旺、稳穗增粒、抗逆保丰”的技术路径,针对苗情的不平衡性,分类精准管理,重点是施好拔节孕穗肥和防治赤霉病,争取足穗、大穗、优质丰产。
一是因苗制宜,施好拔节肥。春季管理的重点是施好拔节肥,开春时要及时查苗。对返青时群体过小(亩群体茎蘖数小于40万)、穗数可能不足的三类苗和脱肥落黄严重麦田,要提早施用拔节肥,以促进弱苗转壮,争取足穗;对群体茎蘖数适宜的一、二类苗麦田,在叶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第二节间伸长1~2厘米、叶龄余数2.5左右时,追施拔节肥,有利于培育壮秆大穗,拔节肥一般可亩施尿素5~8公斤和三元高效复合肥(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各15%)10~15公斤。对群体过大,叶色未正常褪淡的麦田,拔节肥应适当推迟施用,要做到叶色不褪淡不施肥。高产田提倡施用保花肥,也叫孕穗肥,掌握在剑叶(旗叶)露出一半时施用,有显著的增粒增重效果,一般可亩追施尿素5~8公斤。但对弱筋小麦,施氮要前移,应以施用拔节肥为主,不宜追施保花肥。
二是清沟理墒,防渍防旱。春后要及时清沟理墒、疏通田内外沟系,保证排水畅通,做到雨止田干、沟无积水。淮北麦区尤其旱茬小麦春后要注意防旱,要清理“三沟”,以利于中后期灌好拔节孕穗水。
三是适时化除,及时绿色防控病虫害。春季要根据草相及时进行化学除草、控制杂草危害,注意安全用药、防止出现药害。加强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对病虫防治要及时用药、用对药剂、适量用药,白粉病、纹枯病主要是避免防治过迟,赤霉病关键是打药时间要科学。要突出强化“一喷三防”工作,结合病虫防治进行药肥混喷,可一喷多防、保绿防早衰、保粒增重。
四是防御冻害,及早补救。今年早春发生冻害的风险较高,在小麦冻害发生后2~3天及时调查幼穗受冻程度,对茎蘖受冻死亡率超过10%的麦田尽早追肥,幼穗冻死率10%~30%的麦田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冻死率30%~50%的麦田亩施尿素7~10公斤,冻死率50%以上的麦田亩施尿素12~15公斤,争取小分蘖和高节位分蘖成穗,以挽回产量损失。
五是控制旺长,防止倒伏。对群体过大、有倒伏风险的麦田,应强化控旺防倒。严格控制早春施肥。搞好拔节前镇压,旺长苗要重镇压,一般镇压1次,控制效应在1周左右,因此旺长苗每隔10天左右压1次,连续镇压2~3次,土壤过湿、有露水、封冻、盐碱土等情况下不宜镇压。拔节后的小麦不能镇压。在倒5叶至倒4叶初,叶面喷施生长抑制剂,可控旺防倒伏。
3 西南地区
小麦处于拔节后期,苗情总体较好,生育进程与常年相当。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适宜,丘陵稻茬麦渍害明显,蚜虫发生略重于去年同期。田间管理应采取“以促为主、促控结合”的技术路径。
一是严格用肥,促弱控旺。亩产目标400~500公斤稻茬麦田,纯氮总量控制在9~11公斤,农户应根据底肥施用情况确定拔节追肥用量。底肥已施6公斤的,拔节期再追施3~5公斤。对播种迟、群体小,或长势弱的丘陵旱地麦,亩施2~3公斤速效氮肥。因播期偏早、播量偏大,或施肥过重造成的旺长田,应喷施生长延缓剂控制生育进程,预防倒伏。
二是看墒补水,清沟降渍。去年秋播以来,降雨正常,大部分麦田墒情适宜,能保证小穗、小花分化发育之需。但要注意丘陵地区两类极端地块,一是槽沟地带稻茬麦田依然较湿,应注意清沟降渍;二是旱坡地带则偏干,需要补充浇灌。
三是病虫防治,监测锈病。2月至3月中下旬是防治条锈病中心病团的关键时期,要对中心病团(病株)的点片田块喷药防治,防止病害流行。赤霉病以防为主,制定以赤霉病预防为重点的“一喷多防”措施,有效防控多种病虫害。
四是预防低温,防范冻害。“倒春寒”活动频繁、对安全孕穗扬花构成威胁的地区,应通过水肥管理措施,增强小麦对低温的抵御能力,减少小花败育,稳定穗粒数。
4 西北地区
去年小麦播种期底墒充足,苗情整体较好,部分水浇地小麦冬前出现旺长趋势。入冬以来降雨较少,旱地小麦略显旱情。该区域是我国小麦条锈病主要越夏、越冬区,虽然今年发病时期有所推迟,基数不高,但也应加强源头防控。水浇地小麦春季管理可参照黄淮麦区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旱地小麦春季管理的关键在于“立足抗旱”,做好早春镇压耙耱工作,促进小麦早返青、多分蘖、旺转壮,确保穗数,适时追施拔节肥,增加粒数,奠定夏粮丰收基础。
一是立足抗旱,耙耱保墒,镇压提墒。做好小麦越冬期的水分监测工作,早春水浇地麦田和旱地麦田应根据土壤墒情落实耙耱或中耕锄划等保墒措施,疏松表土,减少土壤蒸发保墒增温,重点做好旺苗田和土壤悬虚麦田冬季和早春镇压耙耱;有水源灌溉地区可根据麦田土壤墒情制定灌溉计划,预防春旱。
二是促控结合,稳壮促弱控旺,分类管理。对一类苗,突出氮肥后移。未浇冬水的一类苗麦田应在起身前期浇水;已浇冬水的一类苗麦田,肥水条件好,返青期亩总茎蘖数可达70万~80万,可将肥水管理推迟到拔节期,控制早春分蘖,促进个体稳健生长。对二类苗,重点是适当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未浇冬水的二类麦田应在返青期浇水,并亩追施尿素2.5~5公斤;已浇冬水的二类苗麦田,返青期亩总茎蘖数50万~60万或表墒较差麦田,应在起身前中期浇水追肥;亩总茎蘖数60万~70万,应在起身后期,浇水追肥;保大蘖、争中蘖为重点,提高成穗率、确保亩穗数,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7.5~10公斤。对三类苗,应以促为主。未浇冬水三类苗麦田应返青前期浇水,并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5~7.5公斤;对于已浇冬水的三类苗麦田,加强返青期肥水管理,以促为主。早春管理以保冬前蘖、促中小蘖,争亩穗数为重点。墒情好的麦田,做好返青前期中耕锄划提温保墒,促早发,增加早春分蘖,起身期配合浇水,亩追施尿素7.5~10公斤,配施磷酸二铵2.5公斤,提高成穗数。表墒差的麦田,春季应进行两次肥水管理,第一次浇水追肥应在返青时,亩追施尿素5~7.5公斤,配施磷酸二铵2.5公斤;拔节期进行第二次浇水追肥,亩追施尿素5公斤,提高成穗率,促进小花发育,增加穗粒数。晚播弱苗田应趁雨雪,雪后追肥和早春返浆期追施速效氮肥,一般亩施尿素5~7.5公斤,磷肥施用不足田块可配施磷酸二铵5公斤。
三是科学化除,做好病虫防治。提早开展病虫草调查,对发生趋势和程度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重点做好病害(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和虫害(金针虫、蛴螬、吸浆虫、麦蜘蛛、麦蚜等)的监测防治,及时指导农民科学选药、安全用药,早防早治,统防统治。冬前未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在春季日均温稳定通过5℃至小麦拔节前,选择晴好天气,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对路除草剂,及时进行化除。
四是预防冻害,及时补救。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及时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减小地面温度变化幅度,防御早春冻害。冻害发生后,及时追施适量氮肥,然后浇水,促进受冻小麦恢复生长,减轻冻害损失。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