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植保植检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20-03-05 作者: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切实做好植保植检工作,确保小康之年粮食和农业双丰收。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要做好重大病虫害防控”的重要指示和吴政隆省长“抓好粮食生产,压实‘米袋子’责任”的批示精神,2020年,江苏省植保植检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稳产保供、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夯实植保基础、明确主攻方向、突出绿色引领、强化技术指导、提升服务能力”,继续推进“科学用药进万家”行动,全力实施农药减量控害行动。

       2020年全省植保植检工作主要目标是: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小麦赤霉病、水稻稻瘟病、两迁“害虫”、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瓜类检疫性病害以及农田抗性杂草等重大病虫疫情。建设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250个,每县(市、区)培育1个省级“五有五好”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统防统治覆盖率60%以上,绿色防控产品使用占比80%以上、化学农药使用量持续下降。

夯实植保基础,提升重大病虫监测预警能力

       (1)完善病虫疫情四大监测体系

       依托现有病虫监测体系和人员队伍,加强产学研企协作,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形式补充测报队伍,全力加强植保植检体系和基层测报防治队伍建设,不断完善病虫疫情监测预警、病虫草害抗药性监测、农药使用强度监测和农药有效性监测等“四大监测体系”。进一步优化8个国家级病虫疫情综合监测站、46个省级病虫重点测报站和220个省级植物疫情监测点监测预警布局;高效运行5个农药有效性监测基地(点),进一步明确5个抗药性监测单位的目标任务,实现农药使用强度调查县级和主要作物全覆盖。全面开展高效经济作物病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组织开展全省植保技能竞赛活动,提升重大病虫监测预警水平和能力。

       (2)强化病虫疫情监测预警智能化建设

       加强病虫疫情智能化监测点建设,推动8个部级标准化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场及各地智能化监测站点与省级平台对接运行,完善病虫综合监测预警网络,提升病虫疫情监测预警装备水平和能力。强化智能设备的试验示范,加大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甜菜夜蛾等自动化、智能化测报工具推广力度,全面提升病虫预警测报工作智能化、信息化、精准化水平,降低病虫监测工作强度,提高测报工作效率。及时组织重大病虫发生趋势专家会商,多渠道准确发布监测预警信息。确保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预报准确率90%以上。

       (3)强化植保基础工作调度

       科学开展农药使用量、绿色防控覆盖率、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绿色防控产品使用面积占比等基础性数据的统计调查和监测调度,规范数据采集、统计和报送程序,确保数据测算科学、统计准确、评价客观。稳定植保统计队伍,做好植保专业统计,积极开展植保贡献率研究,提升植保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全面落实“大专项+任务清单”项目管理模式,切实做好项目的方案报备、中期检查、绩效评价等工作,充分发挥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救灾补助资金、省级重大病虫害防治等部省级项目资金在植保植检工作中的推动作用,确保项目实施程序合规、运行高效、组织规范。

明确主攻方向,全面提升重大病虫疫情防控能力

       (1)突出抓好草地贪夜蛾防控

       压实防控责任,制定和完善防治方案,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确保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加强监测预警,充分发挥“四横一纵”监测阻截网络,组织开展区域联合监测,重点地区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密增设测报网点,确保玉米、小麦等作物监测全覆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加大防控力度,广泛动员各类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草地贪夜蛾统防统治,切实降低危害损失,减少外迁虫量。构建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区域联防的工作机制,农业系统内部,上下协调行动,加强信息互联互通;部门之间,密切协作,统筹协调防控设施建设、资金安排和人员调配;不同地区之间,开展联合监测、联防联控,防止漏查漏治,确保草地贪夜蛾不大面积连片成灾、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

       (2)全力抓好重大病虫疫情防控

       组织实施防病治虫夺丰收行动,按照《2020年江苏省重大病虫疫情防控方案》要求,聚焦主要作物、重点区域、重大病虫、关键环节,重点抓好小麦赤霉病、水稻稻瘟病和“两迁”害虫等暴发性、迁飞性、流行性病虫害防控。完善重大病虫应急防治预案,落实应急防治资金,及早准备防控物资。开展新发病虫及恶性杂草防控技术研究,制定防控技术方案,科学开展防控。充分发挥茄果类蔬菜、瓜类检疫性病害、果树病虫等7个省级重大病虫疫情防控协作平台和6个省级绿色防控创新团队的技术优势,全面提升重大病虫疫情防控阻截能力。强化重大病虫疫情防控属地管理责任,完善应急防控指挥调度机制,全面落实重大病虫疫情报告制度,确保主要粮食作物和园艺作物病虫总体危害损失率分别控制在5%以内和10%以内。

       (3)全面提升统防统治服务能力

       充分发挥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的主体地位,引导服务组织加强自身建设、规范服务行为,积极整合资源,利用财政支农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开展“统防统治百县”创建活动,推进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发展。大力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飞机等高效植保机械,积极开展植保无人飞机及配套农药剂型试验示范工作,提高服务组织装备能力和技术水平。探索高效服务模式,培育一批“用得上、拉得出、打得赢”的专业化病虫害服务组织,提升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控工作能力。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深度融合,提高专业化病虫害防治的作业效率、防治效果和防治效益。每县(市、区)至少培育1个省级“五有五好”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全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稳定在60%以上。

突出绿色引领,大力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

       (1)强化绿色防控示范带动

       按照“提质扩面、三级联动”的建设思路,积极构建“省有示范区、市有示范片、县有示范方”的绿色防控示范建设新格局,强化绿色防控示范区与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园艺标准园区、出口农产品基地对接,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与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融合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250个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确保实现示范区建设“两个全覆盖”,即主要农作物和地方特色农作物全覆盖、主要农业乡镇全覆盖,提升示范区建设水平,保障农产品优质安全生产。积极推动绿色防控示范县建设。强化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服务指导与绩效评价,确保各地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突出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集中宣传,营造全社会参与的浓厚氛围,提升示范区建设质量和辐射带动效果。

       (2)强化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创新

       坚持绿色防控理念,紧紧围绕“绿色、高效、控害”目标,根据基地病虫害发生特点,加大相应生物、物理等非化学防控技术和生物农药的应用,突出示范区建设与基地主体对接、与绿防产品技术对接、与特色品牌对接、与绿色发展项目对接,加大绿色防控单项技术的集成、组装,熟化优化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措施,重点推广以生态区域为单元、以农作物为主线的“种苗处理+生态调控+科学用药”“清园控害+综合诱杀+生化调控”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因地制宜建立适用于基地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深入推进农药减量增效

       围绕农药使用量负增长行动目标,以省联合推广名录产品为重点,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深入开展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行动,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行动,大力推广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化学防治替代的增产增效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组织开展稻麦抗性杂草防控协作指导组,全面开展小麦、水稻杂草抗性治理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推动除草剂使用量持续下降;推进高效植保机械替代传统植保机械等,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促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发展,提升绿色防控产品在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中的应用覆盖面,提高农药利用率。力争化学农药使用量持续下降,重点流域减少1%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40%以上,绿色防控产品使用面积占比80%以上。

强化技术指导,深入开展“科学用药进万家”行动

       (1)持续推进农药科学合理使用指导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要在确保广大种植户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创新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微信群、农技耘等各类媒体平台的技术优势,广泛开展农药科学使用技术宣传,规范广大农户安全施药行为和自我保护意识。及时制定科学用药方案,指导农民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等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严格农药使用次数和禁限用规定,对列入《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的行业品种目录》的农药产品在种植业环节中不再推荐使用,减少含VOCs农药的使用,做好蚕桑地区、稻田综合种养区病虫防控指导,尤其要做好夏季高温季节和经济作物病虫防治指导,确保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避免农药污染、药害事故和人畜中毒等事故发生。指导农药使用者轮换用药、交替用药,减轻病虫害抗药性水平。

       (2)深入开展“科学用药进万家”培训

       继续开展“科学用药进万家”行动,加强农药科学使用的宣传、培训和指导。要重点加强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果菜茶优势产区的安全用药技术培训,完善草地贪夜蛾、蝗虫等应急防控培训,积极开展新农药、新技术、新模式等科学用药示范推广,力求做到科学选药、精准施药、安全用药,全面提升农药使用者的科学用药水平。主动作为,强化宣传,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药,对症适时适量施药,有效减少农药销售、使用过程中的“乱开方、乱指导、滥用药”现象,有效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每个农业县(市、区)至少开展1场“科学用药进万家”培训活动,确保全年全省完成100场以上的农药科学使用专题培训目标。

       (3)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管控宣传指导

       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农药管理条例》和部省有关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农药包废弃物回收的宣传指导工作。指导农药使用者特别是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家庭农场、规模种植户等选择大包装农药产品,并按照相关规定回收包装废弃物,减轻农药包装废弃物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因地制宜推进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试点,强化与供销部门的协作,形成协调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统一配供、限量使用”,实现农药源头控制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目标。

提升服务能力,着力提升病虫疫情防控服务水平

       (1)持续推进植物检疫监督检查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植物检疫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以全省联合交叉检查和市县自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水果、蔬菜重点作物种子种苗基地、种子销售单位的执法检查力度,严密监测种子种苗基地疫情发生动态,查处一批违规调运、销售种子种苗的违法行为。系统谋划植物检疫宣传和南繁基地植物检疫检查等活动。推进种子种苗基地和繁育单位数据库建设,加强农业检疫、林业检疫、进出境检疫和种子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从源头上防范重大植物疫情传播风险。强化植物检疫事中事后监管,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和“互联网+监管”要求,有效提升植物检疫依法行政水平。

       (2)加强重大植物疫情应急处置

       全面落实“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联防联控”的重大植物疫情防控原则,重点加大细菌性条斑病、瓜类检疫性病害、福寿螺等重大病虫疫情调查监测力度,严格落实疫情报告和通报制度。强化细菌性条斑病、瓜类检疫性病害、福寿螺、加拿大一枝黄花等重大病虫疫情防控处置能力和效率,有效遏制重大植物疫情传播蔓延,确保重大植物疫情处置率达100%。适时开展与浙江、安徽相邻市县的稻水象甲、红火蚁等重大病虫疫情巡查,提升重大病虫疫情阻截能力。依法开展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国外引种检疫审批及植物疫情监测,强化网上申请、网上审批、电子证书发放、信息公开等服务,建立检疫证书二维码识别与信息追溯体系,提升植物检疫服务规范化水平。

       (3)强化病虫疫情防控宣传发动

         广泛开展重大病虫疫情防控的宣传发动、舆论造势和气氛渲染,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微信、12316手机短信等各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全面营造浓烈的防控氛围,有效提升重大病虫疫情防控技术到位率。适时召开小麦赤霉病、草地贪夜蛾、水稻穗期病虫等重大病虫防控工作部署会议,强化工作部署和督查指导,实时跟踪了解病虫发生情况,在防控的关键时期要层层组织下派服务指导组,做到防控工作不结束,服务指导不收兵;广泛动员农技人员深入病虫重发区和技术力量薄弱区,深入一线,挂钩到村、驻点包片,将具体技术指导到田块,提高群众防治的主动性和科学性,确保组织发动和服务指导工作不留空白。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