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适期合理用药防治穗期病虫
发布日期:2020-08-19 作者:江苏农业科技报 方雅琴

 

       水稻破口前后重点要防治的是稻曲病、穗颈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水稻破口前5~7天是防治水稻稻曲病的最佳时期;防治穗颈瘟重点应在破口初期首次用药,间隔5~7天1次,根据水稻抽穗扬花期天气情况和品种感病程度酌情用药2~3次,如果水稻破口初期遇连续阴雨,可以结合防治稻曲病选用内吸传导性好的药防治穗颈瘟。水稻稻曲病和穗颈瘟重防不重治,过早或过迟用药防效都不佳。

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适用药,噻虫·吡蚜酮是防治稻飞虱的适用药,噻呋酰胺是防治纹枯病的适用药,三环唑和稻瘟酰胺是防治稻瘟病的适用药。水稻破口前5~7天可以选用三环唑、稻瘟酰胺等内吸传导性好的药防治穗颈瘟,足量施用对穗颈瘟有良好的预防效果,为保证防效,最好在破口初期再用药防治1次。阿维菌素只有强渗透作用,没有内吸传导性,施药后不能保护新叶不受螟虫危害。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螟虫有良好防效,而且有较强的内吸传导性,但只能从下向上传导,因而施药时最好能施到植株中下部,从而充分发挥其较强的内吸传导性,保护心叶不受稻纵卷叶螟危害。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