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稻“两迁”害虫发生动态及下阶段发生趋势分析
发布日期:2020-08-25 信息来源:病虫情报 作者:全国农技中心

 

        当前,华南、江南中稻和西南、东北单季稻处于抽穗扬花至灌浆期,华南、江南晚稻和长江中下游、江淮单季稻处于分蘖至拔节孕穗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前期副热带高压位置稳定,长江流域持续降雨;后期受台风“黑格比”和主雨带北抬影响,华南和江南东部沿海、西南北部、江淮等地降雨明显,有利天气条件促进了南方稻区“两迁”害虫迁飞、繁殖和为害。目前,稻飞虱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当前发生面积9,814万亩次,比去年和近5年同期平均值均增加14%;稻纵卷叶螟总体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当前发生面积8,790万亩次,比去年同期和近5年同期平均值分别增加29%和增加38%。

1  发生动态

        7月中旬以来,华南、西南、江南和长江中下游大部稻区“两迁”害虫灯下诱虫量明显高于去年和常年同期,且田间种群密度迅速上升,其中西南东部和江南西部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

1.1  稻飞虱

        前期受降雨偏多、早稻陆续收割、台风“黑格比”等因素影响,7月中旬至8月上旬,稻飞虱在淮河流域以南大部稻区出现明显迁入峰。据全国水稻病虫监测区域站262个站点监测,此期间南方稻区稻飞虱灯下累计诱虫总量33.33万头,褐飞虱占29%,单灯单日平均诱虫量比去年同期增加28%。其中,长江下游稻区单灯单日平均诱虫量是去年同期的10倍,江苏是近5年平均值的3倍,8月7~10日江苏赣榆单灯累计诱虫4.61万头;西南大部、江南、长江中游和江淮南部稻区同比增加20%~50%,其中湖北是近5年平均值的1.5倍。

        经及时防控,南方稻区稻飞虱田间虫量得到有效控制,华南、西南、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大部平均百丛虫量为265~500头,与去年同期持平;但西南东部、江南中部和长江下游部分稻区平均百丛虫量高达4,000~15,000头,明显高于去年和常年同期。如贵州、江西全省平均百丛虫量分别比常年同期增加1倍和7%,且褐飞虱比例上升较快,比常年同期增加25%~70%;浙江开化平均百丛虫量为4,533头,龙游、磐安、永康、江山、桐庐等地短翅型成虫百丛虫量已超过30头大发生指标,磐安个别田块高达500多头;江西万安、广西兴安局部漏防田块百丛虫量高达8万头、3.2万头,超大发生指标。

1.2  稻纵卷叶螟

        7月中旬至8月上旬,华南和江南南部等地气温偏高,长江流域降雨偏多,促使南方早、中稻上的稻纵卷叶螟大规模起飞后聚集性降落至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稻区。据全国水稻病虫监测区域站262个站点监测,此期间南方稻区稻纵卷叶螟灯下累计诱蛾12.17万头,单灯单日平均诱蛾量是常年同期的4倍,但比2007年大发生年减少46%。其中,西南东部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单灯单日平均诱蛾量是常年同期的4~7倍;重庆垫江8月7~10日累计诱蛾1.23万头,上海崇明8月9~12日累计诱蛾3,648头。同期,江南西部和长江中游稻区田间蛾量迅速上升,其中湖南晚稻田亩蛾量225头,是上周的2.7倍,湖北平均亩蛾量600头,蕲春局部田块最高达2.67万头。

        经及时防控,南方稻区稻纵卷叶螟田间幼虫量得到有效控制,亩幼虫量一般为680~3,000头,高的为1.3万头;但西南东部、江南中部和长江中下游田间幼虫量仍在继续上升,其中湖北、江西和安徽平均亩幼虫量为350~950头,重庆丰都漏防田块亩幼虫量最高13.3万头。

2  发生趋势

        据国家气象部门预测,未来10天,南海和西北太平洋面将有1~2个台风生成,主降雨带覆盖华南大部、西南南部和东部等地,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局地偏多2倍以上;未来11~20天,主雨带持续影响华南和西南东部。以上地区天气条件有利于“两迁”害虫的发生繁殖和辗转为害。预计8月中旬至9月上旬,水稻“两迁”害虫在华南东部、西南东部和江南西部稻区仍将持续偏重发生态势,长江中下游和江淮稻区田间虫口数量也将继续上升。各级植保部门应继续密切关注“两迁”害虫发生发展动态,全面加强虫情监测,及时发布预报,着力组织防治,高度警惕其暴发成灾。

 

63K
热门文章
网站声明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