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能混用戊唑醇、咪鲜胺、噻霉酮防治小麦赤霉病吗?防治白粉病添加什么药好?
答:戊唑醇、咪鲜胺、噻霉酮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适用药种,抓住适期合理混用戊唑醇、咪鲜胺、噻霉酮,对小麦赤霉病有良好防效,对白粉病也有较好的兼治效果,白粉病发生轻时不需要加用其他药防治;如果白粉病发生重,可以加用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嘧菌酯等药防治。需要注意的是,小麦白粉病通常比赤霉病发生早,如果白粉病在小麦抽穗之前就有重发的趋势,要及时用药防治,不能等到防治赤霉病时用药兼治。如果小麦白粉病发生不重或未发生,通常可以在穗期结合防治赤霉病用药兼治。
戊唑醇是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持效期长,通过抑制真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咪鲜胺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具有明显的防效。噻霉酮是新型杀菌剂,具有高效、广谱、低毒、低残留等特性,内吸传导性强,保护和铲除效果兼具,能破坏病菌细胞核结构,干扰病菌细胞的新陈代谢,使其生理紊乱,最终导致死亡。江苏东南植保有限公司、江苏江南农化有限公司、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景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的戊唑醇和咪鲜胺混配剂戊唑·咪鲜胺,被列入2019年江苏省绿色防控产品联合推介名录,推荐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勇护”27%戊唑·噻霉酮水乳剂,含戊唑醇25%、噻霉酮2%,也是2019年江苏省绿色防控联合推介产品,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高效适用药,对小麦白粉病也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一般情况下抓住适期,每亩用“勇护”40毫升,天气条件有利于赤霉病发生或品种易感病时增加亩用量至60毫升,对小麦赤霉病有良好防效,同时能抑制赤霉病菌分泌DON毒素,降低麦粒DON毒素含量。
己唑醇、戊唑醇、氟环唑等三唑类药对小麦白粉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治疗效果不稳定,在小麦白粉病未发生或发生初期,可以选用这类药防治。目前很多地区的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戊唑醇、己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的抗性较强,即使较大幅度增加用量,对白粉病的防效也不够稳定。小麦白粉病病情快速上升,用三唑类药控制不住病情时,宜换用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药防治,或者将其与三唑类药混用,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更稳定。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对小麦白粉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在近几年小麦白粉病重发的年份,表现出良好的防病效果,保产效果显著。这几种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杀菌机理独特,是病菌细胞线粒体呼吸抑制剂,通过干扰细胞能量供应,使病菌死亡;杀菌谱广,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引起的大多数病害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且渗透性强,持效期长。对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二羧酰胺类、苯并咪唑类、三唑类药产生抗性的菌株,用这几种药也能将其有效杀灭。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3)“信息来源:江苏省农药协会 农药资讯网”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4)本网转载文章及图片的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