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标 题
作 者
内 容
来 源
首页
新闻综合
党建
│
政策
企业动态
研发生产
安全环保
质量管理
价格行情
植保资讯
经济运行
数据统计
下载中心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植保资讯
站点导航
Navigation
首页
新闻综合
党建|政策
企业动态
研发生产
安全环保
质量管理
价格行情
植保资讯
经济运行
下载中心
关于我们
近期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动态
发布日期:2019-05-06 作者:全国农技中心病虫害测报处
草地贪夜蛾自1月份在云南为害冬玉米以来,在我国西南等地定殖繁衍并不断蔓延,发生范围逐步扩大。继云南之后,广西4月初以来在全区范围陆续出现为害,近日贵州、广东、湖南也相继见虫,虫情进入快速扩展为害期。截至4月26日,云南、广西、贵州、广东、湖南5省(区)29个市(州)112个县(市、区)查见玉米受害,初步统计发生面积超过12.74万亩。云南普洱、
当前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
发布日期:2019-04-30 作者:全国农技中心病虫害测报处
近期,受适宜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小麦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江淮等麦区陆续开始显症,蚜虫在黄淮海麦区虫量上升加速。截至4月27日,全国小麦主要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2.77亿亩次,同比略减4.4%,累计防治4.43亿亩次,同比增加51.7%。1 发生动态 (1)赤霉病。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
生菌核的病原菌
发布日期:2019-04-27 作者:赵占周
许多作物上有一种病害叫做菌核病,顾名思义,这类病害的病征之一就是产生菌核。比如,油菜菌核病、西甜瓜菌核病、葱类菌核病、莴苣菌核病等。 但作物病害中不仅仅是菌核病产生菌核,立枯丝核菌、小核菌和镰刀菌等病原菌也产生菌核,甚至很多腐生性或外生菌根等其它真菌,也能够产生菌核。
用好百菌清作物好干净!
发布日期:2019-04-26 信息来源:公益植保
百菌清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型的杀菌剂农药,由于它对真菌类病害有较好防治效果,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 百菌清的作用机理 百菌清能与真菌细胞中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发生作用,与该酶中含有半胱氨酸的蛋白质相结合,从而破坏该酶活性,使真菌细胞的新陈代谢受破坏而失去生命力。 百菌清
农业农村部严防草地贪夜蛾蔓延
发布日期:2019-04-26 作者: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今年1月,我国云南省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入侵危害。农业农村部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加密监测预警,落实好属地防控责任,全力做好防控应对工作,努力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 据悉,草地贪夜蛾俗称秋黏虫,食性杂,繁殖能力强,迁飞扩散快,原产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玉
全国农技中心专家详细介绍重大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范
发布日期:2019-04-24 信息来源:中国乡村之声《乡村讲堂》
目前,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7万亩左右;我国草地贪夜蛾适生区或超50%。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活动的日趋频繁和全球气候的变化,各种农业害虫传播扩散的几率越来越大,一种名为草地贪夜蛾的迁飞性害虫,已入侵到撒哈拉以南的44个非洲国家以及我们的亚洲邻国印度、缅甸和孟加拉国,引起广泛关注,为此联合国粮农组
2019年4月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控动态
发布日期:2019-04-22 作者:全国农技中心病虫害测报处
当前,小麦在西南麦区处于灌浆至乳熟期,长江中下游、江淮及黄淮麦区多为抽穗至扬花期,华北麦区处于拔节孕穗期,西北麦区处于返青拔节期。截至4月17日,全国小麦主要病虫害累计发生2.3亿亩次,同比减少9.9%,比2周前增加36.7%;累计防治1.9亿亩次,同比减少13.1%。麦蚜虫量高于2018年,赤霉病陆续开始显症,纹枯病接近上年,条锈病、白粉病等
河南:统防统治打好小麦赤霉病防治突击战
发布日期:2019-04-22 作者:农民日报 张培奇 范亚旭
时下,豫南地区小麦已进入抽穗扬花期,小麦赤霉病防治也进入了关键时期。河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的重要指示精神,及早组织,积极做好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截至4月20日,全省采取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措施,防治面积已达3,410万亩。 河南省作为粮食生产大省、全国小
发挥技术优势,提前谋划布局,农业农村部奋力阻击超级害虫草地贪夜蛾蔓延危害
发布日期:2019-04-22 信息来源:老田微农技
2016年以来,一种名叫草地贪夜蛾的“超级害虫”(据报道,其原发地美洲,可危害包括玉米、水稻、甘蔗、棉花和蔬菜等80多种作物,如管理不善,可造成作物大幅减产)由美洲传入非洲,迅速在整个南部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和塞舌尔群岛传播危害。2018年该虫又传入亚洲,在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蔓延危害,直逼我国国境线。为此
农田杂草危害每年发生超14亿亩,专家给出“拔”草方案
发布日期:2019-04-21 作者:全国农技中心
近年来,由于轻简化栽培技术迅速推广、农田杂草群落演替变化、杂草抗药性水平不断上升等原因,农田杂草危害持续加重,每年发生面积超过14亿亩,且田间发生密度越来越高,严重威胁我国农业生产安全。 为科学防除农田杂草,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有效减少除草剂过量使用,日前,全国农技中心组织专家以水稻、小麦、玉米
共1886条记录
首页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末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第41页
第42页
第43页
第44页
第45页
第46页
第47页
第48页
第49页
第50页
第51页
第52页
第53页
第54页
第55页
第56页
第57页
第58页
第59页
第60页
第61页
第62页
第63页
第64页
第65页
第66页
第67页
第68页
第69页
第70页
第71页
第72页
第73页
第74页
第75页
第76页
第77页
第78页
第79页
第80页
第81页
第82页
第83页
第84页
第85页
第86页
第87页
第88页
第89页
第90页
第91页
第92页
第93页
第94页
第95页
第96页
第97页
第98页
第99页
第100页
第101页
第102页
第103页
第104页
第105页
第106页
第107页
第108页
第109页
第110页
第111页
第112页
第113页
第114页
第115页
第116页
第117页
第118页
第119页
第120页
第121页
第122页
第123页
第124页
第125页
第126页
第127页
第128页
第129页
第130页
第131页
第132页
第133页
第134页
第135页
第136页
第137页
第138页
第139页
第140页
第141页
第142页
第143页
第144页
第145页
第146页
第147页
第148页
第149页
第150页
第151页
第152页
第153页
第154页
第155页
第156页
第157页
第158页
第159页
第160页
第161页
第162页
第163页
第164页
第165页
第166页
第167页
第168页
第169页
第170页
第171页
第172页
第173页
第174页
第175页
第176页
第177页
第178页
第179页
第180页
第181页
第182页
第183页
第184页
第185页
第186页
第187页
第188页
第1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