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标 题
作 者
内 容
来 源
首页
新闻综合
党建
│
政策
企业动态
研发生产
安全环保
质量管理
价格行情
植保资讯
经济运行
数据统计
下载中心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植保资讯
站点导航
Navigation
首页
新闻综合
党建|政策
企业动态
研发生产
安全环保
质量管理
价格行情
植保资讯
经济运行
下载中心
关于我们
山西省2019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
发布日期:2019-01-18 信息来源:山西省农业农村厅
根据全省各地冬前农作物病虫越冬基数调查,结合近年病虫发生态势,并组织有关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19年山西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呈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程度重于2018年。全省农作物病虫发生面积1.3亿亩次左右。偏重发生的病虫有:局部地区的小麦白粉病、玉米叶螨、双斑萤叶甲、冷凉山区和忻定盆地的玉米大斑病、马铃薯晚疫病、苹果树腐烂病、苹果褐斑病、果树叶
麦田除禾本科杂草加用异丙隆防效稳
发布日期:2019-01-18 信息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 作者:谭立云
麦田杂草危害重及防除困难,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受水稻收获迟等因素影响,江苏省小麦普遍播种较迟,播种期或苗后早期气候条件多变,如遭遇连阴雨、干旱、寒流等,前期通常不能适期施药除草。二是草相复杂,杂草抗耐性问题日益严重,大多数田块以多种杂草种群混生危害。三是许多配方中的除草剂在麦田施用后遇寒流对小麦有药害,冬前和春后可化除适期短,常错过施药适期。四
江苏省农技推广总站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发布日期:2019-01-17 信息来源: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江苏省农技推广总站
在张洪程院士领衔下,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与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密切协作,针对多熟制地区水稻机插栽培普遍存在“苗小质弱与大田早生快发不协调、个体与群体关系不协调、前中后期生育不协调”,导致产量、品质不高不稳与多熟季节矛盾加剧的突出问题,经10多年攻关研究与集成应用,取得突破性重要创新。此项成果获
麦田适时用好茎叶处理剂除猪殃殃
发布日期:2019-01-15 信息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 作者:谭立云
猪殃殃是江苏、安徽等地麦田常见的阔叶杂草,种子较大,小麦、大麦田用苄嘧磺隆等药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对猪殃殃有一定的封杀效果,但通常仍会有较多种子出苗。防除麦田猪殃殃,重点要适时用药进行茎叶处理。麦田茎叶处理剂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双氟·氟氯酯、双氟·唑草酮、双唑草酮等药,在麦田合理使用对猪殃殃有良好防效,生产上可以
稻麦用好丙酰芸苔素内酯增产增收明显
发布日期:2019-01-15 信息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 作者:谭立云
芸苔素内酯作为第六大植物内源激素,具有使植物细胞分裂和延长的双重作用,促进根系发达,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作物叶绿素含量,促进作物对肥料的有效吸收,辅助作物劣势部分良好生长。20世纪80年代确认这类活性物质主要有芸苔素内酯、表芸苔素内酯和高芸苔素内酯3种。丙酰芸苔素内酯(又称迟效芸苔素内酯)在1991年开发成功后经大量试验证明,与普通芸苔素内酯相比
我国水稻田抗药性杂草及其抗药性水平
发布日期:2019-01-12 信息来源:植物保护 作者: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董立尧 高原 房加鹏 陈国奇
我国水稻田杂草种类较多,比较普遍发生的大约有24科60多种,在不同的栽培方式下,杂草种类差异较大。由于对丁草胺、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吡嘧磺隆、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等除草剂的连年、大量使用,我国水稻田部分杂草抗药性发生严重。1991年华南农业大学黄炳球教授发现了抗丁草胺的稗草。从2000年开始,抗激素类除草剂二氯喹啉酸的稗属杂草也于全国多个水稻
全球杂草抗性发展现状和抗性治理策略
发布日期:2019-01-11 信息来源:中国农药 作者:济南天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杨田甜
1 全球杂草抗性发展现状 1956年,第一例抗性杂草野胡萝卜(Daucus carota L.)被发现;1954—1960年,约有17例抗性杂草出现;1965—1980年,抗性杂草达到41例(主要是对三嗪类除草剂的抗性);1980—1995年,出现191例抗性杂草,主要是对ACCase(乙酰辅酶A羧
冬季设施蔬菜灰霉病绿色防控技术
发布日期:2019-01-09 信息来源:江苏植保 作者:江苏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绿色防控创新团队
灰霉病是我省(江苏)冬春季设施蔬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番茄、辣椒、黄瓜、西葫芦、韭菜、莴苣等。灰霉病属典型的低温高湿病害,发病适温18~23℃,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2018年12月以来,我省连阴雨日数多,田间湿度大,设施内持续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病菌侵染危害,特别是连续阴雨天气后病害极易流行,对蔬菜产量、品质和市场供应影响很大。冬
阻截瓜类检疫性病害,保护西甜瓜产业安全
发布日期:2019-01-07 信息来源:江苏植保 作者:江苏现代农业(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绿色防控创新团队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瓜类果斑病菌是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别于2012年、2016年传入我省(江苏),虽经大力防控,有效遏制了其扩散势头,但近年仍有零星疫点发生,造成较大经济损失。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西甜瓜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将进一步扩大,两种病害随西甜瓜等葫芦科作物种苗调运再次传入和扩散危害的风险加大。为切实做
大蒜素是防治作物细菌性病害的新选择
发布日期:2019-01-04 信息来源:生物农药视界
近年来,受种植业结构调整、极端天气频发、新型病害流行等因素影响,细菌性病害在中国危害越来越严重。据2018年相关报道显示,目前国内细菌性病害发生面积在1.2亿亩次,并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为害程度已经超越病毒,成为仅次于真菌的第二大病原物。 细菌性病害传
共1767条记录
首页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末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第41页
第42页
第43页
第44页
第45页
第46页
第47页
第48页
第49页
第50页
第51页
第52页
第53页
第54页
第55页
第56页
第57页
第58页
第59页
第60页
第61页
第62页
第63页
第64页
第65页
第66页
第67页
第68页
第69页
第70页
第71页
第72页
第73页
第74页
第75页
第76页
第77页
第78页
第79页
第80页
第81页
第82页
第83页
第84页
第85页
第86页
第87页
第88页
第89页
第90页
第91页
第92页
第93页
第94页
第95页
第96页
第97页
第98页
第99页
第100页
第101页
第102页
第103页
第104页
第105页
第106页
第107页
第108页
第109页
第110页
第111页
第112页
第113页
第114页
第115页
第116页
第117页
第118页
第119页
第120页
第121页
第122页
第123页
第124页
第125页
第126页
第127页
第128页
第129页
第130页
第131页
第132页
第133页
第134页
第135页
第136页
第137页
第138页
第139页
第140页
第141页
第142页
第143页
第144页
第145页
第146页
第147页
第148页
第149页
第150页
第151页
第152页
第153页
第154页
第155页
第156页
第157页
第158页
第159页
第160页
第161页
第162页
第163页
第164页
第165页
第166页
第167页
第168页
第169页
第170页
第171页
第172页
第173页
第174页
第175页
第176页
第177页